意大利封国已两月有余,虽春光正好,却只能隔窗远望⛔️💑。为了让教师们在家也能保持活泼的精神状态,给大家的外派经历增添更多美好回忆🤴🏽,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创意美食比赛👨🏿🦲。被疫情关在家中的孔子学院教师们借此机会,把中意两国的经典料理玩儿出了新花样。
此次比赛全程线上进行,中意两国的教师们各展神通,制作一道能够融合两国文化⌨️、传达两国友谊的菜品,并拍摄下来🧑🏻🦯➡️,以照片的形式参赛。同时,大家还为作品创作了有趣的背景小故事。
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詹子露作品《中意八卦披萨》。
有的教师在菜品摆盘上下足了功夫,一道葱油披萨饼🧗🏼♂️,用各色食材做出的中意国旗👎🏻,巧妙地组合成了八卦图案🫲🏻;中国的饺子被做成了红绿白三色,正好摆出一个意大利国旗👨🏿🦰;西西里岛特产的炸饭团(arancini)也被做成了可爱的国宝熊猫的形象。另一些教师则把心思用在了中意经典食材的碰撞上🛌,例如🌽,意式奶酪烧麦🌎、咖喱烩饭(risotto)等,令只能远观的大家食指大动🧜🏽♂️。
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濮若依作品《熊猫Arancini》🤽🏻♀️。
孔子学院邀请了线上公益班的孩子们作为比赛的“评委”,让他们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一道菜🎯。最终,根据小评委们的投票👨🏼🎓,评选出最佳故事奖、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创意奖。孔子学院也为获奖教师精心准备了小礼物,作为一份暖心的鼓励。
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张安娜作品《阿宝和小宝馒头》💚。
虽然疫情当下食材有限,但是大家依旧发挥创意,利用身边现有的工具🙅🏽♀️,完美融合了两国元素📄,做出了一桌热热闹闹“云享”大餐😽🥸。在此艰难时刻,远在异乡的孔院人依然坚守岗位、努力工作🚴♀️👨👩👧👦、用心生活,希望能通过这些食物传递爱与温暖,与世界人民一起共渡难关💆🏽♀️🧀。
供稿👇🏿:濮若依